您的位置:首页 > 资讯 > 正文
世界热推荐:打造第二条南北水运大动脉 引江济淮工程会带来哪些新变化?
来源: 发布时间2022-12-30 20:48:55    

引江济淮工程今天试通水试通航

今天(12月30日),作为目前我国在建的最大水利工程——引江济淮工程,在经历了5年的施工建设后,迎来了试通水试通航的关键时刻。这项工程供水范围涉及安徽、河南两省,沟通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,输水线路总长达到723公里。这项重大水利工程将给全国水网建设带来哪些新变化?


【资料图】

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:我现在是在引江济淮蜀山枢纽,蜀山枢纽是引江济淮全线8大枢纽中最大的一个。我现在位于船闸上方的人行通道,其实就是水面上一座高达30多米的人行天桥,从这里可以更加完整地看到蜀山枢纽的全貌。今天上午,这里与全线其他枢纽一样,泵站和船闸开始启用,这也标志着引江济淮工程开始了试通水、试通航。在现场我们能看到,一些船只正在船闸里等待水位抬升,通过船闸后,这些船只将继续向北,抵达淮河。

过去,淮河中游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没有直通航道的,大宗货物运输需要绕道洪泽湖和京杭大运河。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得以改变,地图中红色标记部分,也就是依托引江济淮打造的江淮运河,形成了一条新的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南北水运大动脉,千吨以上货轮可直接通江达海,缩短航运里程200到600公里。

淮河流域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、耕地率最高的区域之一,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/4,城乡生活、工农业生产用水严重不足。今天工程通水通航后,皖北和豫东地区的群众将喝上洁净的引调水。预计2040年引江水量将达到43亿立方米,约相当于2个巢湖的常年蓄水量。

不过,引江济淮工程流经的地势总体是北高南低,因此要实现江水北上,建设者也是克服了很多困难。全线一共建设了8座枢纽,通过泵站和船闸抬升江水。像蜀山枢纽,是所有枢纽中泵站装机容量最大的,一秒钟能把340吨的水抬升12.7米。经过这里之后,长江水就可以实现自流到淮河,一路向北了。

克服了地势难关之外,在江水北送之路还需新建、改建或加固跨河桥梁,其中还有一座河上架河的水运立交。

今天,引江济淮二期工程也全面开工,预计工期5年,工程建成后,为沿线的工农业生产和当地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。

百里清水走廊润泽中原大地

总台记者 齐鹤:我现在位于安徽和河南交界处,河南周口郸城县的袁桥泵站,我身边流淌过的就是从安徽流入河南的长江水了,这里是引江济淮工程进入河南之后的第一级提水工程。长江水从安徽枞阳出发,经过巢湖、江淮分水岭后,一路走来,通过西淝河来到豫皖边境,然后通过泵站提水,汇入河南境内的清水河,也就是我身边的另外一条河流。

进入河南之后,引江济淮工程是什么样的呢,我们通过眼前的这个工程示意图来看一下。简单来说就是,“两条河流、三条输水管线、四座蓄水库、五座泵站”。

河南段输水线路干线总长度为187.98公里,其中有124公里都是管线,也就是说河南段的工程有三分之二是埋在地下看不到的,要实现江水从低往高处流,要实现百公里的远距离运输,靠的就是泵站了。

我们通过航拍可以看到,百里清水长廊穿越农田、村庄,调蓄水库也引来许多水鸟,给豫东大地增添了许多灵动的气息。这是看得到的环境变化,同样还有看不见的环境变化。通水之前,河南省豫东地区经济社会用水主要依赖地下水,水源结构单一脆弱,由于水资源严重不足,区域内的地下水超采现象普遍,已被河南省政府列为地下水禁限采区域。现在,外来的调水不仅可以满足这里的城乡居民用水,也可以解决因为地下水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。

引江济淮工程将带来哪些变化?

在引江济淮工程建设之前,淮河中游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没有直通航道,大宗货物运输需要绕道洪泽湖和京杭大运河。而依托引江济淮工程打造的江淮运河,正在改变这一局面。

引江济淮工程建成后,将结束淮河中游与长江中下游之间水运不畅的历史,千吨货轮可直接通江达海,缩短航运里程200~600公里,大大提高航运效率,降低运输成本。

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司一级巡视员 赵卫:将有效地缓解淮河流域皖北和豫东15个市、55个县市区、5000万人口的水资源短缺问题,还将沟通江淮航运,形成与京杭大运河平行的水运第二条大通道。

从促进贸易、扩大消费来看,北方的粮食和煤炭,南方的建材和水泥,都可以借助引江济淮这个航道来进行交易。另外,由于工程的建设拉动,沿线各地的港口布局、城镇建设和产业振兴,都有了新的发展路径。

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原副院长 朱青:目前我们的长江、淮河都是国家的黄金水道,引江济淮建成以后将把长江和淮河的航道沟通,形成“工”字形的航道格局,那么未来的运量可以超过两亿吨。

引江济淮工程跨越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安徽、河南两省,这也将有效补充当地的农业灌溉用水。

今年我国新开工水利项目数量、投资规模均为历史最多,主要聚焦水利基础设施联网、补网、强链。

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 李明:今年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47项,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超过1万亿元,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多的一年,充分发挥了稳增长、促就业、惠民生的重要作用。

(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梁丽娟 周伟 陈博 蒋树林 张昊 魏宇翔 彭德全 吴俊 陈志猛 葛启文 任鑫玉 袁圆 齐鹤 樊兵山 河南台 周口台 安徽台)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